1.尊重安全、尊嚴和權利
當應急救援員承擔起責任,幫助那些經(jīng)歷創(chuàng)傷事件的人們時,在行動中需要考慮受災者的安全、尊嚴和權利。
1)安全
(1)救援行為要避免將受災者置身于其他危險中。
(2)盡最大努力確保所幫助的大人和孩子都很安全,使受災者免受身體和心理的傷害。
2)尊嚴
尊重受災者,并遵循他們的文化和社會規(guī)范。
3)權利
(1)確保受災者公平地享有獲得幫助的途徑,不受歧視。
(2)幫助受災者維護自己的權利,幫助他們獲得現(xiàn)有的支持。
(3)對你所遇到的所有人,都只以他們的最佳利益為行動準則。
當面對任何人,無論他們的年齡、性別和種族背景,做出任何行動時,都要想到這原則。
下面列出了一些倫理準則的“做與不做”,以指導心理急救人員幫助人們避免進一步傷害,提供最好的關懷,符合受災者的最佳利益。
要做:①誠實,值得信任;②尊重受災者自己做出決定的權利;③意識到應急救援員自己的偏見,不要受其影響;④確保受災者知道,他們即使現(xiàn)在拒絕接受幫助,以后需要的時候依然可以獲得;⑤尊重受災者的隱私,為他們的故事保密;⑥了解受災者的文化,考慮對方的年齡和性別,舉止行為得當。
不要做:①不要濫用作為應急救援員的關系;②不要收取受災者的金錢或者向他們提要求;③不要做虛假的承諾,不要提供不正確的信息;④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;⑤不要強制受災者接受幫助,不要冒犯他們,不要強求他們做不愿意做的事;⑥不要強制受災者表露自己的經(jīng)歷:⑦不要和別人分享受災者的經(jīng)歷;⑧非不要因為行為和感受而評判受災著。
2.心理急救的行動原則
心理急救的行動原則有三條:一看(Look)、二聽(Listen)、三聯(lián)系(Link),即三“L”原則。
這些行動原則有助于指導應急救援員觀察和安全地進入危機情境,接近受災群眾,理解他們的需要。

3.危機干預的步驟
危機干預可遵循下述 6 個步驟進行:
(1)明確問題。從受災者角度確定心理危機問題,正確判斷受災人員心理所受打擊的性質(zhì)、種類和程度,仔細觀察并認真接收受災人員反饋的信息,評估受災人員的心理應激水平。評估受災人員的心理應激水平時特別需要使用傾聽技術。
(2)保證受災者安全。把受災者對自己和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傷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。
(3)強調(diào)與受災者進行溝通與交流,積極、無條件地接納他們。要真誠、自信、果敢,樹立權威形象,從而使受災人員產(chǎn)生信任感;把握時機,及時干預,盡快結束。打開受災人員的心扉,朝著積極的方向引導。
(4)提出并驗證應對危機的變通方式。大多數(shù)需要心理干預的受災者會認為已經(jīng)無路可走,救援人員要幫助他們了解更多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途徑,充分利用環(huán)境資源,采用各種積極應對方式、使用建設性的思維方式,最終確定能現(xiàn)實地處理其境遇而做出適當?shù)倪x擇。
(5)制定計劃。在制定計劃時,要充分考慮受災者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,與他們共同制定行動計劃以克服其情緒失衡狀態(tài)。
(6)獲得承諾?;仡櫽嘘P計劃和行動方案,并從受災者那里得到誠實、直接的承諾,以便他們能夠堅持實施為其制定的危機干預方案。
4.良好的溝通
與處在悲傷當中的人溝通交流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。經(jīng)歷過一場危機災難的人可能會非常傷心、焦慮或困惑。一些人可能會將災難中發(fā)生的一些事情歸咎于自己。應急救援員冷靜并且表現(xiàn)出理解會讓災難中的受害者更加感覺到安全、被理解,受到尊重且被給予了恰當?shù)年P懷。為了得到良好的溝通,需要注意你的言辭和你的身體語言,如面部表情、眼神交流、姿態(tài)或者你站或坐的姿勢等。每一種文化中都有自己特定被認為是恰當?shù)暮妥鹁此说男袨楸磉_方式。說話或行為的方式要考慮對方的文化背景、年齡、性別、習慣和宗教等因素。
下面是一些具體的建議,包括能說和能做的及不能說和不能做的。最重要的是,需要應急救援員真誠地為受災者提供幫助和關心。
1)與成人的正確溝通方式先生/女士,我叫 xxx,我是應急救援員。有什么我可以幫忙?我可以跟你聊一聊嗎?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?你有沒有需要的東西,水、食物或毛毯之類的?
2)與孩童的正確溝通方式
肢體語言:處于小孩視平線的高度,微笑并且和小孩打招呼——使用他的名字,語調(diào)柔和。在允許的情況下可與其擁抱。
溝通目的:了解小孩的基本信息,幫助小孩平復情緒,增加其內(nèi)心安全感。
小朋友,我叫 xxx,我是應急救援員。我可以跟你聊一聊嗎?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?
有什么我可以幫忙嗎?你有沒有需要的東西,水、食物或毛毯之類的?
5.結束幫助
什么時候、如何結束幫助,可能要看危機情況、應急救援員的角色以及當事人的需要。
根據(jù)應急救援員對當時情況、當事人需求及自己的需要進行最佳判斷。如果適當,告訴當事人自己將要離開,如果接下來有別人來幫助他們,試著介紹受災者與那個人認識。如果已經(jīng)幫受災者與其他服務者取得了聯(lián)系,讓他們知道接下來將發(fā)生什么,確保他們知道下一步的細節(jié)。不管應急救援員與當事人在一起經(jīng)歷了什么,都可以采取積極的方式與他們告別。
說明:以上文章內(nèi)容來源于本站原創(chuàng)以及網(wǎng)絡整理,僅供考生學習交流使用!如有異議,請考生以考試大綱及官方教材的內(nèi)容為準。
上一篇:沒有了
掃一掃關注我們